這是一張來自日本東京製作,低音大提琴獨奏專輯。河崎純 Jun Kawasaki一位低音大提琴家,Performer,更身兼音樂創作,劇場創作等。專輯是2012年錄音,2013年發行kamenichi records kame06-701w。錄音品質,音響上非常良好,乾淨,低音提琴的泛音,回音聽得出來,處理優。專輯收錄11首曲子,9首是Kawasaki的作品,2首出自民謠(亞美尼亞,俄羅斯)以biologia - 生物學為主題的專輯,感覺上Kawasaki想藉由這個專輯探討他自己的音樂,把他喜歡,屬於自己的音樂收錄起來。這些音樂除了當下即興外(come on, improvise intenselz!),每一首皆有其探討中心,從古典巴洛克餘音到流行,爵士,聲響型態,運用新的少見的演奏技巧詮釋新音樂,簡單的低音長音伴隨著某些和聲進行,或是舞曲形式的獨奏,有時候音樂才兩分鐘,我們都可以看出來低音提琴不同的風貌,他的藝術形態- 獨奏完全可以成立。而,這些曲子,每一首都代表作者Kawasaki,每個像是一片拼圖。 專輯連結: amazon biologia Jun Kawasaki Blogspot Jun Kawasaki Jimdofree Jun Kawasaki Soundcloud
0 Comments
這是一張來自南法的自由即興樂團專輯,集合九位即興音樂家的專輯。E.M.I.R. 法文縮寫代表著即興音樂家團體聚集地,這個團體代表的聲音也代表著南法馬賽、南普羅旺斯等地的即興音樂家連結,創團者是Barre Phillips 一位出生于1934(現年85歲)年美國舊金山貝斯手,他一開始即便對當代古典音樂avant-garde classical music 以及爵士樂有興趣,從1962年搬到紐約,1967年離開美國踏上歐洲,1972年定居法國,據記載他可是可以住在法國當地的城堡。 60 與70年代在歐洲文化相當開放:在爵士,即興音樂像是春天一樣許多花開,在英國倫敦開始與不同音樂家合作創作、演出像是Derek Bailey, Evan Parker, Trevor Watts與作曲家Max Schubel合作,這些都是他走上更深一層自由即興,獨奏等的養份。 從Phillips在歐洲的發展也可以知道當時歐洲(倫敦)的文化發展活躍,唱片市場像是在德國的ECM正是開始發行許多爵士、新音樂、當代音樂等創作音樂家作品。而1968年Phillips的獨奏專輯Journal Vilone 也是樹立當時在即興音樂新氣象:貝斯獨奏,即興作品,皆是非常不尋常的事情。 今天我們看到的E.M.I.R. 就是Phillips把南法馬賽等附近的音樂家聚集起來每年一起製作音樂,除了彼此交流外,參加法國或是國際間的音樂節與世界音樂家交流,E.M.I.R. 的團員皆是愛好即興,自由即興,聲音藝術的活躍音樂家,我記得2018年與他們在柏林接觸時大家非常友善,我們之間當然缺乏更好的語言翻譯機,大家在英文、法文間跳躍著但是那種歡迎到我們普羅旺斯這邊走走,一起玩音樂,一直是存在的。 這張專輯是現場錄音,那是2011年五月在法國的爵士音樂節EUROPA JAZZ FESTIVAL DU MANS, 專輯收錄五首音樂,每一首聽起來有分明的開頭與結尾。聆聽這張專輯可以欣賞一個九個人的即興組合,看到聲音的組合又有更多色彩、紋路。音樂中可以有很多安靜、神秘的氛圍,探討著細微聲響在各自軌道進行著,隨著時間流逝那些聲音起了許多變化,是融合,是撞擊,是不同的排列組合,有時更是導致爆炸性的氛圍產生。 那些組合有時候是非常意想不到的,像是人聲與薩克斯風融合一起製作快速音群 Tremoli 震音群(第一首),有些時候看似混屯現場,突然間大家走離音樂現場,拋下貝斯與電吉他,這兩個樂器製造著聲響,聲音非常有趣,而他們製造的空與空間更使得音樂更有另一種層次感。有時候在動態的小小活動中,我們可以聽到人聲 的吟唱,當人聲的進場像是化學藥劑般隨即改變音樂狀態,那龐大的張力非常有趣(第三首)。 許多樂曲中我們可以發現即興音似乎的比擬宇宙般,那是與多不同的分子在空間中遊走著、飄著,他們每一刻的存在是不同、是即興的,突然間兩個以上的分子結合,原子間的活動,製造撞擊,製造爆炸、製造光,或是有了新的組合,新的秩序以及節奏。這些走向皆無法預測,但是我們皆被包圍在這之中! 這種組合在2020年六月世界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嚴重肆虐,聽這音樂可以想像當時的情狀與現今幾乎不可能是個大對比。這張專輯在網路上找不到任何錄音,但是在E.M.I.R. 網站上有許多他們的影音連結,例如Performance 結合舞蹈,默片等皆是非常有趣的資料。 專輯音樂家: 資料連結: E.M.I.R. 網站 EverTide Discogs E.M.I.R. 2018 in Berlin Barre Phillips 自傳 這是一張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專輯,四重奏樂團less of five的組合:鋼琴,中音薩克斯風,貝斯,爵士鼓。2002錄音,2003年出版于美國的出版社 Nine Winds Records NWCD0244。 這張專輯收集以 即興作曲 的觀點收錄15首曲子,每一首曲子像是一個個設計好的遊戲規則,順著四個樂器不同特性排列組合創作作品,聽起來有時候像是有爵士色彩的新音樂,是Free Jazz等不同的呈現。15首曲子分別也是這四位音樂家的創作作品,可以想像他們不止是演奏音樂樂手,更是對創作,製造音樂有獨特的興趣,尤其從即興創作非常樂中,也就是每一首曲子幾乎可以確定沒有一張張紙張樂譜,把每一個音每一秒鐘的表情記號記譜記下來。運用不同的方式讓樂者精確地在當下製造音樂,用聲音與彼此同鳴,當下共同繪畫出這獨特的音樂。有時候我們可以發現那是一段四個音樂家分別的獨奏大約一分鐘,但是每一個獨奏似乎會承繼上一個樂者的音樂特徵,並繼續發揮。(第六首Uma onda de musica continua) 所以在聆聽中(我)可以產生好多問話,每一首樂曲當下的遊戲規則是什麼? 像是專輯第二首Le Calmar Dans Le Bassin 有趣的名字:中文翻譯是浴缸裡的烏魚,我看到優雅的水中生物在浴缸中緩慢游著,浴缸的水漸漸被墨汁染色。徘徊在兩個和弦中,鋼琴敲打琴弦聲音製造非常有意思的氛圍。像是第五首他們把四位樂手分成兩組,每一組擁有不同的音樂風格,兩組平行進行音樂。 專輯名稱也很有趣:瘋狂,戀愛的雜耍人。我想主要是第一首瘋狂的雜耍技人,以及第五首戀愛的雜耍人。非常有趣又浪漫的點子! 專輯第七首Four Sounds in the Cage,更是有趣,在短短的3:49秒中他們每一樂手挑出四個音做起點同時創作,於是音樂有了它獨特的造型,即興中的音樂越來越緊湊,漸漸地消逝。 或是專輯第八首,薩克斯風起頭帶領樂團編織音樂,薩克斯風停止奏樂,全部人也停止、薩克斯風開始奏樂,全部人也開始。這些音樂設計不難發現他們走出傳統音樂題材,跳出爵士、Free Jazz框框,嘗試用這些不同的音樂角度設計音樂,創造音樂。 介紹這張專輯以及這個組合Less of Five也要介紹專輯鋼琴手 Giorgio Occhipinti,是個活躍的作曲家以及即興音樂家,他完全用自己的方式認識音樂,接觸音樂並活躍地從事創作以及演奏音樂。除了演奏外他的創作作品不乏給較大的樂團,弦樂、管樂與舞者的組合或是弦樂四重奏,弦樂五重奏,弦樂四重奏與中音薩克斯風組合以及大提琴二重奏等。 這樣的音樂人在歐洲很多,尤其是新音樂、自由即興領域中。而他們細微觀察探索旅程中也帶給我們更多空間看藝術。 這個less of five的貝斯手Giuseppe Guarrella曾經(上一篇文章)介紹過他的作品,一位對即興以及創作非常熱衷的音樂家。樂團裡面的管樂手Olivia Bignardi,一位女性,在網路上可以找到她與Occhipinti一起創作的鋼琴與單簧管二重奏作品,音樂語言在爵士與現代遊走,也是非常有趣。如同爵士鼓手A.Mocada也是在爵士樂壇上非常活躍的樂手。 連結: Discog Giorgi Occhipinti Nine Winds Records Bandcamp Olivia Bignardi Youtube Six Sequences (For Piano and Clarinets) Stefano Maltese & Antonio Moncada - Passaggi ellittici
這是一張有趣的爵士專輯,這是從西西里島藝術家的作品。專輯主角是貝斯手Giuseppe Guarrella,結集多位音樂家一起製作這專輯,專輯名稱 Urban Lullaby 城市晚安曲,2014年錄音2015年發表于西西里的音樂廠牌Convivo Records, 專輯收錄七首音樂,四首是貝斯手 Guarrella 創作,三首演奏William Parker的曲子。
Niwas Quartet 中心成員是貝斯,震音琴Vibraphone,中音薩克斯風,爵士鼓。這張專輯參與製作也有長笛,聲樂。參與音樂家: Mara Marzana - 聲樂 Carlo Cattano - 長笛 Marco Caruso - 中音薩 Salvo Scucces - 震音琴 Giuseppe Guarrella - 貝斯 Marcello Arrabito - 爵士鼓 Antonio Moncada - 爵士鼓 聆聽這張專輯可以非常輕鬆,音樂風穿梭在swing, pop,藍調間,輕快的曲風,活力有趣的節奏,在曲子中不難發現音樂有南義大利的太陽,有著很酷的Mafia 黑手黨的影子,有時候在曲子中更有義大利語發音的英文,闡釋著暖陽大自然,悠閒的搖擺風,非常特別! 曲子多半有很容易跟隨的節奏,貝斯帶出來的低音走向,線條清楚,在這些線條上他們畫出音樂的輕快與活力,動感。也是這些簡單的線條當基礎讓有時候音樂有出走的自由,點子可以發揮,情緒釋放。 那三首演奏William Parker曲子,在他們的製作下也有非常清楚的線條與顏色,像是song of hope有著不一樣的面貌。不過像是 Old Tears 真的可以聽聽Parker以及聲音Leena Conquest, 非常不同的韻味。 一張非常快樂的專輯。此專輯可以在youtube聆聽,今年三月藝術家放置在網路上可以讓大家聆聽,值得去欣賞! 資訊連結: Giuseppe Guarrella Bandcamp Old Tears with William Parker Niwas Quartet live 這是一張Ido Bukelman 的獨奏專輯,記錄不插電吉他獨奏。2014年分別在不同的場合(錄音室,音樂節,詩歌節)採集錄製並於2015年發行,廠牌發行是以色列的Kadima Collective KCR 041。 整張專輯36:07中討論細碎的聲音,那些吉他上撥弦,擊弦,很多時候是無調性,無特定節拍。聲音的出現可以是晾在空氣中被觀賞,被審視它的色彩,隨著空氣與時間那聲音的細微變化可以被聆聽到。聽這張專輯除了音響播放外也可以用耳機聽,可以聽到Bukelmann隨著音樂聲的些許吟唱。 並,在這個影片也可以清楚地看到Bukelman如何創作這些聲音,融合不同樂器,那些圍繞在他身邊的樂器製作出來的音響,他的演奏動作,情緒釋放更可以解釋音響上的特別。 我認識Bukelman在柏林,定居在柏林的以色列人,他演奏的是斑鳩琴 (五絃琴),在他的音樂中他探討聲音與音樂間的關係,聲音與空氣、空白的關係,在斑鳩琴上他可以用琴弓拉奏製造不同聲響,有時候運用許多物件、其他樂器像是打擊樂器來創作。 以色列廠牌Kadima Collective,是一個即興音樂家,貝斯手 Jean-Clause Jones 與其他當地的音樂家創建的廠牌 2005年出現,這個廠牌一開始主要建立平台讓自由即興音,來自以色列的音樂家與世界交流之地。也許是貝斯手關係,收錄的音樂作品許多皆是弦樂創作,也有不少有名的貝斯即興音樂家例如: Barre Philips,Mark Dresser 以及 Joelle Léandre。最後 Ido Bukelman 相關連結: Ido Bukelman Kadima Collective Bandcamp 這是一張手作專輯出自兩位比利時音樂家: Farida Amadou - EBass Tam Malmendier - Drums 專輯殼是印紙,上面的文字與圖案皆是印章蓋出來,裡面有兩張CD。自由即興二重奏,電貝斯與鼓。2015年錄音,2016年發行。專輯主題名為眼球震顫 Nystagmus 也俗稱 dancing eyes。這是以人體生物現象代表切入即興音樂,實驗音。那種不自主震動表徵,動為元素來看整件藝術創作,也非常有趣。 CD1+2 收錄15首曲子,從開場非常令人熟悉的電貝斯聲響與鼓搭配,嚴肅又神秘揭開音樂舞台- BETRAYAL。兩位音樂家運用很簡單的音樂元素,不疾不徐悠游在聲音中,那聲音有時破碎,有時透過電貝斯特效聲響那種雜音,停留在某個音樂元素中實驗著,讓時間為這些聲音著色,起變化。聽者有時隨著電貝斯電流聲響在腦海裡動著,有時發現在渾濁的貝斯聲音中,鼓的點狀聲音製造出來的對比非常有趣- thistrackhasnotitle, 在音樂創作中聲量對比也是在曲子中可以發現,小小細微音點,抓住無比的張力;或是一首曲子做著持續動作,持續擴張擴張- Folie symétrique。很有趣的也是在Least 中我們聽到貝斯應該是不插電的發出非常長,泛音光彩絢爛的音,鼓則是在這片聲音下做出非常小小的震音。 兩位音樂家皆是非常傑出的年輕即興音樂家,在實驗聲響領域,聲音創作等接代表年輕一代。Malmendier 的網站上詳細介紹他的作品與其他藝術家創作,可以參考。 連結: Nystagmus Discogs Tom Malmendier About Farida Amadou L'OEIL KOLLECTIF 這是一張自由即興二重奏,貝斯與小提琴,2013錄音,2015出版于美國Black Copper Editions, 應該是小提琴手親自做的廠牌。 專輯收錄12首作品,皆是短小品集,每一首不超過4分鐘,全專輯長度36:13。音樂中,他們獨立製造音樂特徵,那是一種沒有固定節拍、調性更沒有耳熟能詳的音樂線條,丟棄主伴奏的概念。聆聽中我們可以把聲音看作視覺性的建築藝術,在某些曲子中(像是第一首)很清晰可以看到音樂建造的上下左右還有橫與豎。隨著音樂作品,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這兩個樂器從傳統的聲音出發製造不同新音樂聲響,結集的音樂演奏技巧可以歸塑於新音樂,貝斯擅長運用內置物件製造不同音響,像是鋼鐵摩擦聲,高音頻吱吱叫,例如Chapter V,甚至運用泛音。 這些作品也像是他們在不同的session中結集起來的作品,聲音上可以聽得出來有微小不同的空氣音。不禁也讓人想要知道他們是否在整個即興session中皆是創作這樣短作品,特意把短作品當作藝術工作項目。總之,整個結合有拼貼創作的感覺。 專輯名稱Excavation,挖掘之意,也完整告訴大家他們依照什麼樣的角度在看、進行這樣即興工作,我想聆聽者當下聆聽也是一樣,透過那些聲音窺探這件作品。 專輯資料連結: Discogs Thea Farhadian Klaus Kürvers 音樂片段
這是一張自由即興專輯,四重奏:薩克斯風、貝斯、鋼琴、爵士鼓。
Tom Chant - Saxophones Marco Mezeauida - Piano Johannes Nästesjö - Bass Ramon Prats - Drums 四位音樂家分別來自不同地方,甚至區域,英國(出生于愛爾蘭),瑞典、梅諾卡島Menorca ,加泰羅尼雅 ,後兩地方皆是屬於西班牙,一個是離巴賽隆納很近的島嶼,一個則是政治上與西班牙歷久以來有許多紛爭,今是自治區。 四個音樂家自稱團名為 the Robadors Quartet, 那是所有自由即興的起源,Robadors 23是在巴賽隆納的一個音樂酒吧,這四位音樂家每個星期四晚上七點半(19:30)開始做自由即興演出。 這張專輯黑底封面,打開專輯是紅底黑字,獨自的設計風,那是來自波蘭的音樂廠牌製作 Multikulti Projekt, 在這個網站上收錄很多音樂種類,在自由即興上面有許多出版,音樂結集世界各地音樂家,不少有名,活躍的音樂家作品也收錄在此。此外專輯的封面設計皆非常有特色。 聆聽這張音樂八首曲子點出不同的特色。這四重奏的組合,音樂家彼此間相互有默契地製造聲響,氣氛。有時候非常熱烈的音樂場面開場,走出來的結尾淡淡地像是水池裡面一串串空氣從池底向水面上上昇(75.3),有時非常散狀的開頭在不同的發展下結尾卻是非常結集有力(79.3)。有時的發展變成一個獨特的節奏形態在高音頻中不斷地重複著,貝斯手可以在這些音頻中獨奏(78.8)。曲子第七首陳述的是非常神秘,慢腳步的樂章,空氣、鍵盤任何聲音皆是此音樂獨特的色調,貝斯手在這個色調中用非常細微的聲量製作音樂張力 Tremolo 震音,持久地震音。非常有特色。 Tom Chant這為薩克斯風手做的音樂作品,皆是即興音樂非常有趣,他甚至也創立廠牌主要推聲音創作,實驗型聲音創作,非傳統記譜型Semi-written,推主要從巴賽隆納以及歐洲其他地方的作品:Hairy Ear Records 長毛耳! 這張我從貝斯手Nästesjö 拿到的,現在還記得他說這張專輯好不容易出來了!2014年錄音,2018年發行,歷時真的很久,所以更要珍惜! 有關連結: 19:30 Discogs 19:30 Bandcamp Multikulti Project Bandcamp Multikulti .com Robadors 23 / 巴賽隆納音樂酒吧 Tom Chant Johannes Nästesjö Marco Mezquida Ramon Prats Hairy Ear Records
連續三天陸續聽完這份專輯,收錄三張CD,49首音樂,49位以上音樂藝術家以及他們的音樂作品,藝術家皆來自中亞,中南亞,中東,東亞。看這張專輯就要認識創立廠牌Syrphe 的 C-drik, 他是發起一系列Syrphe聲音藝術平台,主要收集非西方音樂藝術家。重點於實驗音樂、電子音樂、噪音、即興,除了記錄當代聲音藝術在世界各地發展,也把記錄重點放在亞洲女性聲音藝術,觀察亞洲各地人文、社會發展。
這個廠牌收錄專輯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陸續有許多專輯發聲,C-drik更親自到亞洲各地旅遊,遇見藝術家,當地採集藝術作品。 在C-drik的亞洲不是也不止大家所認識的東亞,它可是從中亞阿拉伯國家起,中東,北至俄羅斯,南至馬來西亞,印尼等。在我多天來聆聽這些錄音,有許多問號以及發現,當然重新認識亞洲,地理位置以及那些陌生的亞洲國家藝術家、聲音藝術的認識。在許多音樂中,電音,電子合成器材聲響,幾乎占全大部分,電音含蓋田野錄音,音景,以及語言。有些作品敘述當地文化,類似宗教。日常生活,語言,歌聲中的微分音透露出地方特色。有些作品透露政治色彩,同志議題例如戰爭,更有些聲音有關於自殺(只適合成年人)需要分離它當下的用意視為藝術作品。 一首有關於現代的社交網站twitter的作品皆反應現代社會情況。 很多音樂作品其實已經有許多現代電音,techno,高度節奏感的特色。有拜於世界的資本主義,後殖民地時代大量接收西方音樂、音樂全球化,音樂的表達術語非常相通、相像。 每一首長短接不同從短暫的一分多鐘到九分多鐘不等,讓聆聽者有時有一種短暫的旅遊,聆聽印象。有意思的當然是排列出來的聲音藝術家,皆已經脫離傳統認知音樂家,演奏音樂等等,他們絕大部分新生代藝術創作者,身兼不同創作領域角色,除了聲音藝術,視覺、多媒體皆是代表他們以及他們領域的藝術。許多藝術家更非住在原生地,他們可能已經定居在歐洲或是其他地方。他們其中不只是演奏聲音,更是研究聲音:聲音與生物,聲音與....。 三張專輯合集的包裝非常特別,完全是紙類包裝,一個大大信封袋中有三張專輯以及一份解說,可以感受到出版的獨特以及用心。值得收藏。 C-drik 除了出版聲音也寫書,"not your world music: noise in south east asia", 敘述並發表他在東南亞洲的噪音音樂景象,政治影響音樂產業,女性藝術家的活動記錄。皆是非常有趣的議題。他與他搜集的音樂藝術已經逐漸建立成大家可以參考,閱讀、考察的資料,這些合輯把藝術家作品聚集起來更建立起溝通、文化交流機會。貢獻很大。 專輯連結: Uchronia Discogs Uchronia Bandcamp Syrphe 一張有雙CD的即興專輯,記錄兩場分別七重奏組合的自由即興音樂會在東京水道橋店Ftarri。如同專輯主題這兩場即興記錄于2013年,發行于2014年 Pico - 05/06, 這個製作皆是 Hideaki Shimada 島田英明 - 小提琴 發起執行。錄音品質很好,很多時候樂團聲響非常細微,甚至只有低頻音訊,或是物理動作製造出來的聲響皆可以被聆聽到。 兩張專輯各收錄三首子,每一首平均22分鐘以上,推測應該是整場音樂會原音錄製,順序沒有改變。專輯人員與樂器: Pico - 05 Hideaki Shimada - violin Ko Ishikawa - sho Tetuzi Akiyama - guitar Kenichi Matsumoto - tenor sax Daysuke Takaoka - tuba Toshihiro Koike - trombone Madoka Kouno - tape recorders Pico - 06 Hideaki Shimada - violin Kazushige Kinoshita - violin Junji Hirose - tenor sax Toshikiro Koike - trombone Maresuke - contraviola Hideo Ikegami - contrabass Manabu Suzuki - electronics 這張雙專輯,同樣每一個組合皆是七個人,但是第一張pico 05 的音樂走向相較06非常安靜,很細微的音色、音量中發展,發展變化也相對緩慢許多。在很多片段中,可以在很微弱的音量中製造許多美麗的聲音輪廓,那些音也許可以用感覺、顏色來形容但是絕對無法在傳統記譜上簡單表現出來,令人印象深刻。 pico 06 音樂變化較多,從一開始開場就非常有戲,極具張力。有時候像是在觀看一場能劇或是極端極為緩慢的performance。 在pice 06中,電音M.Suzuki 從一開始用非常低頻的音訊拉長時間,讓整個音樂走向增加許多戲劇色彩,在20多分鐘內音樂走向細微,有時候像是許多微分音在低頻色彩中,畫出不同輪廓。有時候這個低頻像是在深海中的潛水艇傳出的聲探訊號,一波波音波與提琴手上的弓拋在弦上相對應。有時候是提琴Shimada, Kinoshita 與薩克斯風手Hirose 彼此間的有趣對話,沒有音樂線條那聲音像是公園的盪鞦韆一般聽得出那弧度、那物理上來回運動。三首曲子有時有明顯的結尾,有時就是非常自然的音樂段落分隔而成,聆聽者可以非常隨心所欲聽著隨著音樂的起伏,讓思緒離開現實。在黑暗夜晚中聆聽,更有趣,也許像是星空一樣音樂引領著探索神秘外太空。 日本的自由即興音樂,音樂人發展相當多元,也健全。從東京以及其他大城市中許多小藝廊,酒吧,藝術空間、老舊建築物轉變成藝人聚會演奏空間,這些都是製造獨立音樂,聲音藝術的良好環境。上一世紀日本鋼琴製造與每個家庭幾乎都有鋼琴以及其他樂器,至今在日本即使是小小藝廊也常有鋼琴。在柏林、我們讚嘆有鋼琴真的很特別,因為歐洲的藝廊,藝術空間鮮少有鋼琴。這張Septet 2013記錄的七人自由即興組合完全沒有爵士、Free Jazz影子,它呈現的是非常獨立的音樂即興景象,團體自由即興,他們各自精通彼此音樂語言,一起實驗一起體驗當下的每一個音樂景象,那張力、那複雜的交合,形成的光譜皆是非常漂亮。 我不是很清楚這張專輯在日本、或是在國際上流傳有多廣。幾乎像是即興音樂一樣,他的出現與光彩皆留在這兩片光碟裡,網路上的資訊太少了。關於這專輯的出版 pico,應該皆是提琴手 島田英明自己創立發行,在網路記載極為顯少。可以確定的是除了演奏即興音樂他也是畫家,草繪。這張專輯的封面,灰綠色中記載著草繪,那些簡約的筆跡應該是出自于島田。 在他的網站上,可以聽到他自己的個人獨奏,收集的音色極廣,除了既有的小提琴,囊括電音提琴,物件如磁鐵條,電子合成器,效果器。在網上的錄影記錄,也非常模糊。所以讓人更想親眼看現場他的演出。從他的bandcamp出版品可以發覺很有趣的每一首曲子皆是22- 23分鐘以上。似乎那就是屬於他的音樂創作語言與長度。 除了島田,我也很喜歡這張專輯其他樂手,很多皆是在即興音樂界中非常活躍的音樂家。這張是Maresuke貝斯,被大中提琴手跟我分享的。 專輯資料: Septet//2013 Label: Pico-05/06 Country: Japan Released: 2014 Genre: Electronic, Jazz Style: Free Improvisation, Experimental Tracklist Masptt Guitar – Tetuzi Akiyama Sho – Ko Ishikawa Tape [Recorders] – Madoka Kouno Tenor Saxophone – Kenichi Matsumoto Trombone – Toshihiro Koike Tuba – Daysuke Takaoka Violin – Hideaki Shimada 1-1Masptt 23:06 1-2Masptt 22:47 1-3Masptt 22:46 Ocsptt Cello [Contraviola] – Maresuke Contrabass – Hideo Ikegami Electronics – Manabu Suzuki Tenor Saxophone – Junji Hirose Trombone – Toshihiro Koike Violin – Hideaki Shimada, Kazushige Kinoshita 2-1Ocsptt 124:35 2-2Ocsptt 225:57 2-3Ocsptt 322:08Companies, etc.
Credits
The May concert was assisted by Hisashi Terauchi. Recorded live at Ftarri, Suidobashi-Tokyo, on May 11, 2013 (Pico-05) and on October 12, 2013 (Pico-06) 連結: Discogs 島田英明 Bandcamp 島田英明個人網頁 Japanimpro.com |
Autor21世紀的客廳裡,從那些錄音看當代聲音藝術、探索藝術與世界,與人文。那些錄音各代表某種遊戲規則下的精華,記錄。嘗試著用簡單的語言記錄下來這些摸不著、抓不到但是曾經寫下歷史的聲音,以及它們代表的聲音藝術家。這些音樂專輯皆是即興或是與自由即興有關的作品。當下資訊爆發年代,不難收到聽到音樂,這些即興專輯常常是極少被注視的,而這些卻記錄這那個時間,那個社會以及相關的人文。這個計劃我選擇用中文記錄,除了這是我熟悉的語言也希望藉此拉近亞洲與世界即興舞台藝術的距離。 Archiv
August 2021
Kategori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