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有雙CD的即興專輯,記錄兩場分別七重奏組合的自由即興音樂會在東京水道橋店Ftarri。如同專輯主題這兩場即興記錄于2013年,發行于2014年 Pico - 05/06, 這個製作皆是 Hideaki Shimada 島田英明 - 小提琴 發起執行。錄音品質很好,很多時候樂團聲響非常細微,甚至只有低頻音訊,或是物理動作製造出來的聲響皆可以被聆聽到。 兩張專輯各收錄三首子,每一首平均22分鐘以上,推測應該是整場音樂會原音錄製,順序沒有改變。專輯人員與樂器: Pico - 05 Hideaki Shimada - violin Ko Ishikawa - sho Tetuzi Akiyama - guitar Kenichi Matsumoto - tenor sax Daysuke Takaoka - tuba Toshihiro Koike - trombone Madoka Kouno - tape recorders Pico - 06 Hideaki Shimada - violin Kazushige Kinoshita - violin Junji Hirose - tenor sax Toshikiro Koike - trombone Maresuke - contraviola Hideo Ikegami - contrabass Manabu Suzuki - electronics 這張雙專輯,同樣每一個組合皆是七個人,但是第一張pico 05 的音樂走向相較06非常安靜,很細微的音色、音量中發展,發展變化也相對緩慢許多。在很多片段中,可以在很微弱的音量中製造許多美麗的聲音輪廓,那些音也許可以用感覺、顏色來形容但是絕對無法在傳統記譜上簡單表現出來,令人印象深刻。 pico 06 音樂變化較多,從一開始開場就非常有戲,極具張力。有時候像是在觀看一場能劇或是極端極為緩慢的performance。 在pice 06中,電音M.Suzuki 從一開始用非常低頻的音訊拉長時間,讓整個音樂走向增加許多戲劇色彩,在20多分鐘內音樂走向細微,有時候像是許多微分音在低頻色彩中,畫出不同輪廓。有時候這個低頻像是在深海中的潛水艇傳出的聲探訊號,一波波音波與提琴手上的弓拋在弦上相對應。有時候是提琴Shimada, Kinoshita 與薩克斯風手Hirose 彼此間的有趣對話,沒有音樂線條那聲音像是公園的盪鞦韆一般聽得出那弧度、那物理上來回運動。三首曲子有時有明顯的結尾,有時就是非常自然的音樂段落分隔而成,聆聽者可以非常隨心所欲聽著隨著音樂的起伏,讓思緒離開現實。在黑暗夜晚中聆聽,更有趣,也許像是星空一樣音樂引領著探索神秘外太空。 日本的自由即興音樂,音樂人發展相當多元,也健全。從東京以及其他大城市中許多小藝廊,酒吧,藝術空間、老舊建築物轉變成藝人聚會演奏空間,這些都是製造獨立音樂,聲音藝術的良好環境。上一世紀日本鋼琴製造與每個家庭幾乎都有鋼琴以及其他樂器,至今在日本即使是小小藝廊也常有鋼琴。在柏林、我們讚嘆有鋼琴真的很特別,因為歐洲的藝廊,藝術空間鮮少有鋼琴。這張Septet 2013記錄的七人自由即興組合完全沒有爵士、Free Jazz影子,它呈現的是非常獨立的音樂即興景象,團體自由即興,他們各自精通彼此音樂語言,一起實驗一起體驗當下的每一個音樂景象,那張力、那複雜的交合,形成的光譜皆是非常漂亮。 我不是很清楚這張專輯在日本、或是在國際上流傳有多廣。幾乎像是即興音樂一樣,他的出現與光彩皆留在這兩片光碟裡,網路上的資訊太少了。關於這專輯的出版 pico,應該皆是提琴手 島田英明自己創立發行,在網路記載極為顯少。可以確定的是除了演奏即興音樂他也是畫家,草繪。這張專輯的封面,灰綠色中記載著草繪,那些簡約的筆跡應該是出自于島田。 在他的網站上,可以聽到他自己的個人獨奏,收集的音色極廣,除了既有的小提琴,囊括電音提琴,物件如磁鐵條,電子合成器,效果器。在網上的錄影記錄,也非常模糊。所以讓人更想親眼看現場他的演出。從他的bandcamp出版品可以發覺很有趣的每一首曲子皆是22- 23分鐘以上。似乎那就是屬於他的音樂創作語言與長度。 除了島田,我也很喜歡這張專輯其他樂手,很多皆是在即興音樂界中非常活躍的音樂家。這張是Maresuke貝斯,被大中提琴手跟我分享的。 專輯資料: Septet//2013 Label: Pico-05/06 Country: Japan Released: 2014 Genre: Electronic, Jazz Style: Free Improvisation, Experimental Tracklist Masptt Guitar – Tetuzi Akiyama Sho – Ko Ishikawa Tape [Recorders] – Madoka Kouno Tenor Saxophone – Kenichi Matsumoto Trombone – Toshihiro Koike Tuba – Daysuke Takaoka Violin – Hideaki Shimada 1-1Masptt 23:06 1-2Masptt 22:47 1-3Masptt 22:46 Ocsptt Cello [Contraviola] – Maresuke Contrabass – Hideo Ikegami Electronics – Manabu Suzuki Tenor Saxophone – Junji Hirose Trombone – Toshihiro Koike Violin – Hideaki Shimada, Kazushige Kinoshita 2-1Ocsptt 124:35 2-2Ocsptt 225:57 2-3Ocsptt 322:08Companies, etc.
Credits
The May concert was assisted by Hisashi Terauchi. Recorded live at Ftarri, Suidobashi-Tokyo, on May 11, 2013 (Pico-05) and on October 12, 2013 (Pico-06) 連結: Discogs 島田英明 Bandcamp 島田英明個人網頁 Japanimpro.com
0 Comments
一張非常特別的專輯,兩個電吉他的自由即興,錄音於2003年紐約,出版于2005年日本。出版商是日本的Bakamo Records,這是在名古屋的吉他手Yasuhiro 臼井康浩 成立的廠牌。 專輯封面是紅色,有黑色條紋狀,Volcanic Island這名字翻譯為火山島,看這封面的顏色感覺有像是與火山有了連結。 專輯有一個特點是他把兩個電吉他直接變成左邊跟右邊聲道,很明確用耳機聆聽可以聽到左邊Yasuhiro的聲響,右邊是Sharp的。錄音品質不是很好,感覺上是簡單的儀器錄出來的。因為是左右軌道分明的聆聽法,那種聆聽感覺好有趣。 聆聽時我想到一個全球化的事情,是不是這個從上世紀一直在運作的運動讓每個人手上出來的音符都幾乎變成一樣的模型?尤其是吉他手以及他腳下的效果器。想要聽到這是美國人或是日本人的即興聲響,幾乎不可能。倒是他們很有默契的唱和,在很多地方有類似的影子出現。 吉他手臼井康浩是Satoko Fujii 以及她成立的樂團 Orchestra Nagaya 重要成員,臼井康浩在名古屋多年來建立了一個完善的音樂網,那是活躍地讓當地實驗、自由即興、Free Jazz,並且是名古屋與國際樂手交流橋樑,舉辦音樂會,讓當地樂手、樂迷認識每一位旅行到名古屋的樂手,一起交流、演出。簡單說他的熱衷在自由即興,並且例行在多方面,我們可以從他的youtube網站上收集的視頻知道個人獨奏即興,與不同音樂家的二重奏即興,各種大小形式的室內樂,不只是即興,還有跨領域世界音樂,搖滾等。完善記錄許多音樂活動,許多與名古屋有關的樂人活動,或是其他他在場的音樂記錄。有幾隻影片甚至像是網路教學分析有關即興音樂活動等等,因為是全日文我只能猜測。很多音樂家很感謝有他,以及他的付出。 Sharp,關於他在世界上已經有很多相關的文獻記錄,一位非常有趣的音樂家、作曲家。藉由他的作品給歌劇,樂團Orchestra,弦樂四重奏等我可以看到全新的音景,突破傳統對這些音樂類的印象。例如這弦樂四重奏Elliott Sharp - Tessalation Row,那音樂給人的視覺印象深刻,像是即興音樂出來的音樂,但有一定的組織架構。 專輯資料: Volcanic Island (CD) Plattencover Usui Yasuhiro & Elliott Sharp – Volcanic Island Label: Bakamo Records – BKM-003 Land: Japan Veröffentlicht: May 2005 Genre: Jazz, Rock Stil: Art Rock, Noise, Free Improvisation Trackliste 1 Ue 7:46 2 Yusui 6:07 3 Moqsan 11:33 4 Zenso 7:32 5 Mui 8:41 6 Kazanto 14:34 Recorded At – Loho Studios Mitwirkende Design – Masako Tanaka Electric Guitar [Left Channel], Mixed By, Mastered By – Usui Yasuhiro Electric Guitar [Right Channel] – Elliott Sharp Photography By – Satoko Fujii Recorded By – Jason Condier Anmerkungen recorded at loho studios in New York on July 4 2003 連結: Bandcamp 臼井康浩網站 Elliot Sharp網站 臼井康浩youtube網站
Charlotte Hug - Viola & Voice
Frédéric Blondy - Piano 這張專輯談的是一個即興二重奏,從2005年開始合作至今。鋼琴與中提琴、小提琴與人聲,兩位音樂家分別來自法國,瑞士。光看兩位年輕時的背景有些類似,Hug一開始讀教育,之後視覺藝術,讀完後進音樂院讀中提琴,讀完接著讀劇場設計以及在柏林讀聲音藝術以及人聲,發現她的聲音藝術也可以從這些背景觀察出來,這些獨特的求學經驗讓她今天的成就非常不同!Blondy 則是一開始數學系、物理系,日後才開始投入鋼琴上的聲響藝術。不同的Hug不只是聲音藝術家也是視覺藝術家(繪畫)。視覺與音樂共同主體的藝術家。 專輯錄音是2008年,2012年在巴黎的音樂出版社Emanem 發行(5026)。專輯收錄了12首即興作品,總專輯長度為73:06分鐘。專輯封面皆是紙紅色,白色字樣。打開裡面有一篇開章文介紹這兩位音樂家以及他們的作品,那是Paris Transatlantic 的Dan Warburton 2011為這張專輯寫的。Paris Transatlantic 也是非常有趣的,那是從1993年開始旅居巴黎的美國人辦的文藝雜誌主要寫當下或是法國、歐洲的新音樂、自由即興、實驗聲音等音訊,樂評。照網頁敘述,1993-1995年是有實體雜誌出現,至今打開Paris Transatlantic網頁收藏了許多音樂專輯介紹,或許現在(2020)不再新的評論出現但是網頁收藏許多有趣的音樂評論、音樂介紹,幾乎可以是一個小學堂了。 這張專輯的錄音品質很好,混音等皆非常乾淨中立。尤其是Hug的人聲那是一種多聲部的聲響,可以聽得很清楚,而鋼琴音尤其是藝術家在鋼琴內做的特別音效皆可以很完善聽到。 他們音樂走向並非找對立,找衝突而是一起製造神秘感、神秘色彩。沒有想要炫技、沒有一方想要以音量壓到對方,他們的合作聽得出來是日久的默契以及各自在藝術上深層認知,經驗豐富。 總是對Hug的音樂非常訝異、好奇,之前提到她特殊的藝術背景,她的聲音,尤其是人聲就像是她繪畫出來的素描,多聲部,每聲部有特別的輪廓,聲音像是活躍的鳥兒一樣從藝術家Hug口中活躍地飛出、在空間裡穿梭飛翔。她在琴上製造的聲響完全不需要被壓迫,那是無法用秩序來規範的素描。 12首作品像是12首小品集引領我們看見他們的聲音世界,有時候讚嘆同樣是木頭與鋼弦(鋼琴與提琴)但是當下出來的音質可以製造出不同的層次感,有時候搭配人聲,人聲氣音,在高音域裡的微弱人聲搭配琴弦製造出來的音樂輪廓非常奇特。突然間像是海底傳來鯨魚般的鳴叫聲,那是在鋼琴身上製造出來的巨大聲響,那獨特的音景!(第三首 sombreuil) 也很喜歡第六首那是一個慢調子音樂,鋼琴很舒適地變換和弦,搭配著人聲像滑音般的上上下下,是一首聽著可以在音樂中自己幻想、做夢的曲子,讓那些思緒與音樂一起攪和著。鋼琴家Blondy不急著把全部的鋼琴鍵用上,他可以非常節儉地製造每一個音,一點也不多,但是每一個音都很對位。在他們演奏中我們看到提琴的Pizz 撥弦與在鋼琴琴身內撥弦有很妙的組合;鋼琴身內的聲響可以像是寺廟的鐘聲一樣等等新發現! 他們的音樂很多首的結尾都讓我非常驚喜,多是有趣的結尾或是非常令人訝異。 這倆位藝術家分別在柏林遇到,2013年在柏林Sowieso遇到Hug,她跟我分享這個專輯。當時我就對她的造型與音樂感到非常特別,說真的很少有女性藝術家這個特殊的造性,今天我更要說她一整身的造性與她要呈現的藝術、聲音藝術是一體的。沒有任何矯情、刻意等,她呈現的就是她! 2018年因為麗萍 Ting, Liping的創作,我認識Blondy,那時候就對他以及在鋼琴上製造出的魔力非常有印象,他的平淡外形-就是一身音樂家的黑色,沒有藝術家架子,但是與他演出,他永遠可以托住音樂並且在適當時機製造聲響,讓大家對鋼琴印象又大大改變。當然Blondy也是作曲家,介紹他就要介紹他在巴黎的三十人大樂團ONCEIM,他是此樂團的創始人,作曲家以及指揮家。 在尋找這兩位藝術家的影片,發現這是由法國藝術家平台製作的影片,非常有水準。不驚讚嘆法國在栽培藝術家很有心! 一張關於中音薩克斯風四重奏的音樂專輯,收錄四首Frank Gratkowski的創作作品,總長62:45分鐘。2011年錄音,2012年出版于Leo Records CD LR 652。 四位中音薩克斯風手為: Florian Bergmann Frank Gratkowski Benjamin Weidekamp Christian Weidner 專輯內頁有一篇不小的文章,來自于Reinhard Kager, 一位音樂評論家為這張專輯做介紹文。文中有趣得提到薩克斯風隨著當代音樂活動頻繁,在不同的音樂類型中已經有許多藝術品呈現,最早在70年代開始有了真正的 純 薩克斯風組合,例如英國 SOS 薩克斯風三重奏的出現,那是一個音樂組合從爵士樂延伸出來結集其他的音樂元素而成音樂新組合,他們的音樂也可以看到新音樂的線條,或像是民間舞蹈般的舞曲,以及爵士般有固定和弦進行中的獨奏即興Solo Improvisation。有趣的是,到現在SOS這個名字中也有薩克斯風大樂團,在世界上更有不同的 純 薩克斯風樂團組合,因為薩克斯風可以有不同音域,貝斯、男高、中音、高音甚至有Sopranino Saxophon,所以在樂曲上他們可以像是一個室內樂或是大樂團般大放光彩,樂風遊走在爵士、世界音樂、流行搖滾等非常受大眾歡迎,這類音樂完全擺脫一般認為此音樂需要鼓手搭配,因為薩克斯風樂團裡的曲式往往節奏非常鮮明、活躍,一首曲子往往需要強而穩固的節奏吹手掌控,讓穩固的拍子引領著音樂。在德國科隆1981年薩克斯風四重奏出現:Kölner Saxophon Mafia 用中文翻譯是科隆的薩克斯風黑道,他們以及他們的音樂在當時給了很大的影響,爵士在歐洲又多了不同色彩,他們的創作除了爵士,步入Free Jazz,新音樂、自由即興,世界音樂甚至製作輕歌劇Operette 等。曾經一度1991年科龍黑道聲明他們的音樂已經不是爵士類音樂,他們比較接近新音樂- 從爵士發展出來的新音樂。至今此樂團還存在已經有第二或是第三代,事業龐大。 回來看Gratkowski的專輯,他的音樂已經沒有當下普普音樂的架構,沒有固定的節奏拍子,專注在中音薩克斯風上的微分音 Microtonal,專注在薩克斯風上製造的氣音、滑音、點舌等特別的演出技巧。他也運用延長長音與微分音,音堆等組合在微弱聲響下讓聽者對薩克斯風有完全不同的認識。 運用微分音Microtonal在新音樂創作中,早在20世紀初例如捷克作曲家Alois Hába (1893-1973)以及其他作曲家便開始嘗試著作曲,Haba的音樂中除了我們認識的半音,還有四分之一微分音以及六分之一微分音,他也有微分音鋼琴可以隨心所欲演奏出有微分音的音樂作品。在他的創作下已經可以找到鋼琴作品,弦樂四重奏、長號、等不同組合的室內樂或是大型樂團,協奏曲等作品。他曾說:當他年輕時聆聽身邊家人歌唱,那些音樂隨時都是富有微分音的存在,有這些音才可以表現出當下演奏者的內心、感情等細膩表徵。等到他長大開始從事音樂創作時,發現這些微分音居然很少人運用,於是展開了他的微分音音樂學等。除了他之外,當時還有許多音樂家、學者開始考察微分音。例如微分音運用在非古典音樂類上,印度音樂、阿拉伯音樂甚至亞洲音樂等。 回來看Gratkowski的創作,在這張專輯第一首Tam Tam 4a 像是從爵士聲音美學的起頭漸漸發展成新音樂,那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透過音樂,時間上的流逝,那四重奏聲音且走輪廓加深,時而散的聲音、時而凝成音堆的延長音、時而一群向忙碌車流般的街景,喇叭聲聲不絕參雜許多微分音。也像是第二首 Molte Fluttuanto 有著許多拍子變化,曲子可以轉變成白色噪音,只有氣音中的漸強、中斷等令人非常訝異的發展。 專輯最令人印象深刻是最後一首sound 1,這一首總長30多分鐘,不尋常的長度,更不尋常應該是它的樂譜簡單明暸,曲子分成24個單位,每單位有固定的時間限制,每一聲部已經有指定音(雙音)。聽的印象是當四聲部吹奏的音產生非常強大的音差時,那自然的音樂張力很美,隨著演奏者當下決定延長音,那一種微分音,微分音的走向改變整個曲風。 我曾經現場聆聽過這首曲子,印象深刻的是四個薩克斯風手環繞觀眾演奏音樂,那種環繞音響,那種輕柔的薩克斯風在耳朵旁,有時候像是人聲般很奇妙。還有,大家的循環換氣好厲害,他們要在30分鐘的音樂中不能讓樂聲中斷,不能一起在某一秒換氣! 非常有趣!此音樂可以在Gratkowski網站上找到手稿,可以下載! 專輯資料: Fo[u]r Alto - 4 Compositions By Frank Gratkowski Label: Leo Records – CD LR 652 Land: UK Veröffentlicht: Oct 2012 Genre: Jazz Stil: Free Improvisation, Contemporary Jazz, Free Jazz Trackliste 1 TamTam 4a 15:20 2 Molto Fluttuante 11:38 3 Likewise 4:37 4 Sound 1 31:10 Copyright (c) – Leo Records Phonographic Copyright (p) – Leo Records Published By – Alissa Publishing Mitwirkende Alto Saxophone – Benjamin Weidekamp, Christian Weidner, Florian Bergmann, Frank Gratkowski Artwork [Cover Art] – Gabriele D. R. Guenther* Composed By – Frank Gratkowski Design [Front Cover Design] – Manon Kahle Photography By [Artwork Photography] – Achim Kaufmann Producer – Frank Gratkowski, Leo Feigin Recorded By, Mixed By – Walter Quintus 相關連結: Discogs Frank Gratkowski Four Alto Reinhard Kager S.O.S. — saxophonists John Surman, Mike Osborne and Alan Skidmore Kölner Saxophon Mafia Alois Hàba 一張現場即興錄音專輯,收錄57:54分鐘,分成四首曲子的專輯,于2018年11月22日義大利羅馬錄音:在Casa del Jazz Roma,四位音樂家分別是:
Urs Leimgruber - soprano & tenor Saxophones Andreas Willers - E.Guitar & devices Alvin Curran - piano & sampler Fabrizio Spera - drums 專輯發表于英國即興free jazz廠牌 Leo Records LR 872, 2019年。Leo Records 的來源也是很有趣,那是一個在1979年在倫敦一位從蘇維埃逃出來的音樂製作人 Leo Feigin 成立的,主要為當時在共產政權下的爵士,Free Jazz,前衛藝術,當代藝術發聲,到英國時,他開始為BBC製作一系列有關於蘇維埃以及相關世界爵士音樂,後來Leo Records就誕生了(1979) 。在這個廠牌下有不少爵士,Free Jazz等相關的音樂作品問世,像是 Anthony Braxton, Marilyn Crispell und Gebhard Ullmann等皆是非常重要的當代爵士音樂家。此廠牌也出版許多音樂會現場錄音,作為歷史記錄非常有力。 想想當時是冷戰最高峰,70年代底許多政治活動,人民活動相繼在國際發聲,當時沒有發達的網路社群報紙雜誌,國家間相互敵對,Feigin可以維持做到國際文化橋樑實在不容易也因為當時的英國的新聞自由、民間思想開放前衛,更可融合各國各地人民藝術文化,這些與四十年後的今天完全不一樣 - 脫歐,希望東歐工人捲包袱回家等動作。 回來看這張專輯ROME - ING 聆聽時非常享受,四個樂器組合囊括完善的音域,音樂特色從插電、不插電到錄音後製當下播放,以及爵士鼓,讓音樂可以在動靜之前自由隨性遊走穿梭。錄音品質也很好,很乾淨。當然這四重奏組合樂手皆是在爵士樂,自由即興、新音樂,創作等非常傑出的音樂家,也非常活躍。他們最早60年代活躍在當下音樂中,可以聽到他們的音樂也可以說聽到那跨時代的音樂語言! 音樂專輯雖是四首其實也是一氣呵成的近一小時的音樂會,完全沒有冷場。很有意思的是當sampler 音樂取樣加進當下即興時製造的氣氛之特別,有時緩和當下情緒,增加觀賞音樂另一個角度般。感覺上這四位音樂家完全在玩音樂,並不急著用完當下的音樂元素,簡單地玩,不疾不徐地享受當下的音樂。音樂風格有時候在古典也在新音樂中,更也在田野錄音中。這個四重奏的鋼琴,音樂取樣Sampler音樂家Alvin Curran讓我非常感興趣,他可以讓音樂靈活地在電子音、取樣、有時候像是他把當下樂團聲音錄起來做特效馬上發出,搭配非常好。 這張專輯我在網路youtube上發現有錄影分享,品質也非常好。可以觀賞! 專輯相關連結: Discogs Leo Records Rome-Ing Youtube Alvin Curran Fabrizio Spera Andreas Willers Urs Leimgruber Casa del Jazz Rome 從許多即興經驗累積後集結成的創作 一張總長67.04分鐘收錄三首音樂,都是創作作品,每首都有非常特別的地方,作曲風非常獨特,即使專輯長度長但是聆聽中很享受:隨時都問現在這個聲音是預先錄製的還是當下發出來的?這個聲音是從打擊身上出來還是從倍低音方形木笛出來,或是那是小號聲音。那些聲音組合以及每件藝術作品呈現其美學非常明確,音樂結構完善。 專輯錄音於2015/2016 Kopenhagen,發行于2016 Creative Sources Recording CS-396 Miako Klein - Paetyold Contrabass recorder, tenor recorder, amplitied basset and Paetyold Contrabass recorders and effects Michael Weilacher - amplified Plexiglass and feedback, percussion Brad Henekl - amplified trumpet 從第一首開始Plexiflexi (2015)那是非常低沉像是脈搏般的細微聲響,一度我以為是鄰居再敲牆壁!!再重頭聽一次,那震撼力還是很大,從這樣機械性(物理)開端開始展開音樂,那律動已經融入聽著的血脈裡一起跳動,漸漸地從脈搏聲微微發出的(泛音)音高,音樂從而開始展現另一種相貌,鼓棒敲擊著不同的節奏,伴隨著從方形笛發出的氣聲,那氣聲可以跟打擊鼓棒下的點一樣,兩樣聲響齊鳴,製造非常特別的景象!樂曲發展到最後回到一開始的出發點透過長音雙音並且休息讓音樂多了空間,那些長音在倍低因方形木笛中音色非常特別。對了,這首曲子的打擊樂器不是普通打擊樂器,是一塊壓克力玻璃板 Plexiglass,加裝麥克風收取其音頻率。我很希望現場看到這曲子,這樣組合的演奏! 第三首COO (2015) 是一首二重奏:小號與倍低音方形木笛加上效果器。開場是氣音作為白噪音,除了從喇叭傳出外當然還從木笛出來:從木笛吹管發聲有很有趣的效果,不同按鍵出來的氣管音不一樣,類似管風琴的感覺。所以它可以做出不同的音色變化。這樣不間斷聲音長音延續十多分鐘才開始有其他的聲音元素加入。隨著時間加長聽者在空間中對音色、音差、白色噪音細微的變化又有更多認識,沒有乏味讓人沈浸在禪與靜的空間中。在11分鐘後音樂隨著一陣陣的混合唇、舌、氣等不同技巧的聲音上上下下在點綴著,有時候像是夏季的星空般閃亮著,蟬鳴等夏季蟲等動物鳴叫著。 專輯的第二首是演奏約翰凱吉John Cage 的龍安寺 Ryoanji 1985年創作作品,作品名稱來自日本京都的龍安寺石頭公園。這首曲子可適用給不同樂器演出,例如雙簧管,人聲,低音大提琴,長號、、長笛、打擊,或是一個樂團等。有趣的是Cage在這創作中手繪出的音高,以及給打擊的譜皆是非常有趣的圖以及簡單數字普提示演奏。最有趣的是演奏上主奏樂器要錄製不同聲道才能完成此作品。聆聽這首由Klein與Weilacher演奏的龍安寺,樂器上他們運用:打擊類似寺廟鐘但是沒有很大的迴音,堅定溫團聲音,木笛是男高音木笛,富有禪意,那種空間感。 另,專輯封面是藝術家Klein 手繪作品,跟Cage手繪作品類似風但是又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另,閱歷Klein的網路資料也可以知道除了演奏她年輕時曾得過許多創作大獎,也是非常勤學的樂者,在古音樂、室內樂等。 Ama是非常成功的專輯。這一張是2019年我在聆聽Warble現場後買的,記得除了當下非常成功的演出,兩位藝術家剛剛好成為新鮮人父母(各自不同家庭)。 專輯資料: Ama Warble & MDuo Label: Creative Sources – CS 396 CD Land: Portugal Veröffentlicht: Dec 2016 Genre: Electronic, Classical Stil: Contemporary, Abstract, Experimental Trackliste 1 –MDuo Plexiflexi Performer [Amplified Plexiglass], Effects [Feedback] – Michael Weilacher Recorder [Paetzold Contrabass Recorder] – Miako Klein 24:38 2 –MDuo Ryoanji Composed By – John Cage Percussion – Michael Weilacher Recorder [Tenor Recorder] – Miako Klein 19:40 3 –Warble COO Recorder [Amplified Basset Recorder], Recorder [Amplified Paetzold Contrabass Recorder], Effects – Miako Klein Trumpet [Amplified Trumpet] – Brad Henkel 22:46 Recorded At – Audio Expertise, Kopenhagen Mixed At – Audio Expertise, Kopenhagen Mastered At – Audio Expertise, Kopenhagen Mitwirkende Artwork [Drawings By] – Miako Klein Graphic Design – Carlos Santos (2) Producer [Production By] – Ernesto Rodrigues Recorded By, Mixed By, Mastered By – Ask Kæreby 連結: AMA Bandcamp AMA Discogs Miako Klein Brad Henkel John Cage about Ryoanji MDuo Live in Vimeo 一張有趣的專輯,收錄三首即興音樂Part I, Part II, Part III, 以及兩首爵士舞曲。專輯錄音于2016年出版于2017年在fiscelrecords 14,這是一個年輕的爵士出版社專門出版德國爵士類型的音樂,從2008開始。收錄音樂皆是從爵士延伸出來的作品,不一定跟自由即興有關。 專輯內頁有一段小文章介紹應該也是專輯起源,藝術家在一個德中部小城Kalbe (milde) 駐村,在駐村期間錄製的專輯。文章敘述中提到小城裡(當然)沒有錄音室,他們把錄音器材搬到一個荒廢的房子裡,跟隔壁鄰居接電開始錄音。從這個城鎮簡單存璞保留許多歷史建築物等,但很多地方是荒廢沒人居住,隨著時代發展這個地區一直在縮小縮小,沒有工業等建設-你可以想像這個城市是以前東德汽車Trabi修復場重鎮,Kalbe有河流Milde 流過整個老城,從畫面看來非常美麗,是德國當地人假日觀光地。在錄製這張專輯,藝術家們試著感受這個城鎮的歷史,與當下的一景一物,那巨大變遷放在創作裡面。 很有趣的是開場第一首曲子 PART I那是像一首歌,一首詩般的序幕,像是鄉村舞曲。瞬間當Sax手進場時他用類似喇叭聲響拌奏著這音樂,那當下感與詩般的音樂交互演奏著,像是走在那城市Kalbe那古老與現代感交錯。 Landgang中的爵士曲子(第三首與第五首)有著非常典型的爵士色彩,和諧幽默。 那段文字介紹最後闡述著他們從搬器材到那廢棄客廳接電放置錄音器材線路架麥克風,開始讓音樂流入客廳,流入這個小城鎮,新的元素,新藝術流入當地,是多麼簡單、自然。讀到此感受也很深,文化藝術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舉足輕重、影響之深,不容於被忽視。然而往往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在地球的每一個部分備受考驗,尤其在病毒肆虐,或是經濟受挫的地方以及時代。 另,樂曲這五首排列,Free Jazz與爵士舞曲穿插,當下聽者並不容易適應。太多違和感對我來說。 專輯資料: LandgangMichael Skulski, Jonas Gerigk, Steffen Roth Label: fixcel records – 014 Country: Germany Released: Dec 2017 Genre: Jazz Style: Contemporary Jazz, Free Jazz Tracklist1Part I10:57 2Part II3:22 3Done8:48 4Part III9:28 5I'm An Old Cowhand5:28 Credits
Barcode and Other Identifiers
Discog Fixelrecords Steffen Roth Jonas Gerigk 一張來自阿根廷自由即興專輯二重奏:薩克斯風與貝斯 Pablo Vazquez - Bass Hernan Sama - Saxophone 專輯收錄13首作品總長為47:28分鐘,錄音於2018年Buenos Aires,發行于2019年收錄在廠牌Creative Sources中CS 586。 聆聽時我問這兩個樂器皆是爵士,Free Jazz最常見的樂器,最常被聆聽到的樂器。要如何去看他們的作品,才不會覺得這音樂缺少鼓手,鋼琴?或要用放大鏡顯微鏡去看它,發現這兩個樂器以及音樂家他們的創作想要表達的訊息? 13首收錄的作品皆是小品集式,運用不同種音色、語法呈現,有時候也放入人聲,短暫、急促從聲帶發出的聲音,有時透過吹嘴發聲。貝斯也利用物件放入琴弦中製造不同聲音。 在大多簡短的音樂中,有時候音樂的語法在一首曲子中有兩個相貌(類似A與B)清楚輪廓的A在當下音樂發展中發掘了,或是轉型成了B,音樂完全即興沒有前置。很多音樂中他們打破傳統音樂結構,伴奏主奏,同時發展共同或是不共同音樂語言 。很有趣的是當雙樂器在做類似質地的音樂結構,可以觀察出在不同樂器上的有趣點。 我喜歡收錄的第八首那是薩克斯風非常柔和做延長音、雙音,貝斯則是在雙音上面做即興。薩克斯風溫暖柔和的音色像是蠟燭的微光,在微風中舞動。很特別也第九首 PLAN VESPERTINO SUITE LIBRES: 首先音樂標題就很有趣,今晚主要活動:自由(音樂組曲),我可以聽到他們一前一後開始做西藏喇嘛式的鳴唱,低沈並讓微微的泛音在空氣中飄動。 其餘也可以觀察到他們的音樂製造視覺的弧形跳躍,拋、點、凝等。 專輯資料: El Nombre Del RitualPablo Vazquez , Hernan Sama Label: Creative Sources – CS 586 CD Land: Portugal Veröffentlicht: Jun 2019 Genre: Jazz Stil: Free Improvisation Trackliste1Luna Swamp4:12 2Carraspeo3:57 3Los Conté Y Falta Uno...3:08 4Thick3:45 5Espectante4:05 6Mas Que Una Simple Rección4:13 7Pulso Estable Y Balbuceando Humo3:17 8El Nombre Del Ritual4:07 9Plan Vespertino6:01 Suite Libres 10Vals De Bienvendia1:42 11Discursos2:58 12Opiniiones4:19 13...Y A La Vida!1:45 Recorded At – Estudios Libres
Discogs Squidco Hernan Sama Pablo Vaquez Bandcamp 在鋼琴琴身裡創作的聲音藝術家 Jordina Millà 聲音創作中把音量減低,低分貝中的聲音產生不同的質感與能量,在細微聲響中交織出來的圖形像是在顯微鏡下觀察植物身體、紋路,那複雜細微組織展開在聽者前舞動著,那是一個非嘗美麗的景象。而在寧靜中劃出的音,其乾淨,在踏板 pedal或是電吉他的 E Bow 中被延長的音與空氣結合,有時昇華出泛音列在空間中排列,或隱隱約約出現都是非常有趣的現象。 即興創作在小音量中展開的藝術非常獨特,上述的特徵正描述這張J. Millà的獨奏專輯 Males herbes, 一張有著獨特封面:青色、黑色以及雙手捧著四隻花。音樂錄音於2017年也同當年後製,2018年出版于西班牙自由音樂出版社Sirulita Records, SR 1801。 除了上述的特點這張專輯也代表了女性聲音藝術家的創作,她的細膩、精緻,對聲音的要求以及音樂、空間與時間上的特別,偶爾在音樂中透露出來的幽默。我最想知道例如專輯第五首Leontopodium alpinum,我想看當場演出,想知道她如何在鋼琴上彈的,聽起來像是敲擊鋼琴某部位,輕快,那聲音之特別,之後是三聲部進行像是東方印尼民族音樂。或是想看現場的第九首Dryopteris flix-mas在琴身裡摩擦琴弦製造出低鳴聲,像是輕風也像是浪一樣,滾著動著。 專輯資料: Jordina Millà – Males Herbes Label: Sirulita – SR1801 Land: Spain Veröffentlicht: 04 Apr 2018 Genre: Jazz Stil: Free Improvisation, Experimental Trackliste 1 Eryngium Bourgatii 6:15 2 Sempervivum Montanum 5:33 3 Aconitum Napellus 5:35 4 Gentiana Alpina 12:25 5 Leontopodium Alpinum 1:45 6 Verbascum Densiflorum 5:13 7 Arnica Montana 7:30 8 Dianthus Pyrenaicus 1:47 9 Dryopteris Filix–mas 5:30 10 Leuzea Centauroides 4:40 Recorded At – L'Obrador Mixed At – FCM Studios Mastered At – FCM Studios Copyright (c) – Sirulita Records Artwork [Cover Art By] – Catherina Gynt Graphic Design – Arnau Torrente Liner Notes [Text By] – Agustí Fernández* Liner Notes [Translated By (English)] – Sarah Claman Mixed By [Mixing], Mastered By [Mastering] – Ferran Conangla Music By [All Music By], Piano – Jordina Millà Producer [Produced By] – Sirulita Records Total time 56:43 Recorded at L'Obrador, Sant Pere de Vilamajor, April 10th and May 26th 2017 Mixing and mastering: at Studi FCM, November 30th 2017 © Sirulita Records 連結: Bandcamp Discogs Jordina Millà Sirulita Records 鋼琴琴身裡的即興藝術 (2) 來自南美阿根廷鋼琴二重奏組合 CAROLINA RIZZI OMAR GRANDOSO 專輯在2008,2009年錄音,收錄在一個阿根廷實驗,噪音等廠牌Noseso Records, 廠牌在Facebook可以找到,他們的收集作品皆是當地藝術家的聲音藝術,期望與世界作文化平台。 收錄九首作品總長約32分鐘,每一首皆是兩個音樂家在同一架鋼琴上的即興創作。音樂像皆是當下創作,室內樂演奏手法展現在琴身裡的聲響,以及藝術家前置的物件。這些聲音與前一張專輯 Males herbes 非常不同,音量大許多,熱鬧許多,音質藝術家運用鋼弦,銅拔樂器在琴深裡創作,聲音多了金屬鋼鐵元素。在很多音樂走向是多聲部進行,配置組合聆聽中複雜。 有趣的是除了每一首獨立的開始結束(我猜),第一首與第三首是同一首,第二首像是切開第一首被置入在裡面,聲音與風格完全不同於第一首,當第二首聽完馬上回到第一首音場(當然螢幕顯示是第三首)。此專輯可以完全在youtube上找到。 認識這兩位藝術家是2019年8月在柏林,他們做了一段視頻,上面的畫質比較清楚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兩個人的當下演出記錄。 專輯資料: Carolina Rizzi / Omar Grandoso - Acusmático (2010) Spontaneous compositions for prepared upright piano (no additional effects or overdubbing). Recorded by Carolina Rizzi in different locations in La Matanza, Provincia de Buenos Aires, during 2008 and 2009. CD / Noseso Records (Prov. Bs. As., Argentina) - NS 030. 相關連結: Acusmatico youtube完整版 Noseso Records Carolina Rizzi Soundcloudsoundcloud.com/user-975713226-101546698 Carolina Rizzi y Omar Grandoso - Berlín 2019 Omar Grandoso Discogs Omar Grandoso Web. |
Autor21世紀的客廳裡,從那些錄音看當代聲音藝術、探索藝術與世界,與人文。那些錄音各代表某種遊戲規則下的精華,記錄。嘗試著用簡單的語言記錄下來這些摸不著、抓不到但是曾經寫下歷史的聲音,以及它們代表的聲音藝術家。這些音樂專輯皆是即興或是與自由即興有關的作品。當下資訊爆發年代,不難收到聽到音樂,這些即興專輯常常是極少被注視的,而這些卻記錄這那個時間,那個社會以及相關的人文。這個計劃我選擇用中文記錄,除了這是我熟悉的語言也希望藉此拉近亞洲與世界即興舞台藝術的距離。 Archiv
August 2021
Kategorien |